新能源汽車產業價值鏈正在被革新,傳統的游戲規則被挑戰、打破與重建,并由產品競爭轉向服務競爭,由單環節競爭變為商業模式體系綜合能力競爭,由行業內競爭轉向跨行業競爭。
新能源汽車廠家面臨著巨大的生存壓力。補貼退坡、產能過剩以及新勢力造車企業的涌入正在加劇競爭。從自身盈利性來看,一方面成本不斷攀升;另一方面盈利模式尚待重構,新的利潤來源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因此,如何應對挑戰、破局而出是擺在新能源汽車企業面前的一道必解之題。
趨勢一: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將共同主導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發展。
純電動車型將會是乘用車市場的主流產品,混動車型只是過渡。燃料電池汽車將在商用車領域先行發展,短期內難以推廣到乘用車市場。
趨勢二:智能化、網聯化、人性化將成為產品核心競爭力,用戶不再擔憂續航和充電便利性。
隨著電池技術的持續發展,能量密度的不斷提高,電動車的續航里程提升是必然趨勢。此外,通過對消費者的調研后發現,60%高端車主和89%中低端車主認為續航里程超過400km的純電動汽車可以滿足他們的日常使用需求。因此,里程焦慮將不再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掣肘。
隨著更多顛覆性的電池和充電技術的發展,續航里程和充電便利性將不再是問題。除了技術創新以外,新能源汽車廠家也在不斷創新充電解決方案以提升充電便利性,包括換電模式,移動充電服務以及整合大量充電設施運營商的一站式充電解決方案等。
趨勢三:新零售轉型是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尋找用戶體驗和成本效率的佳平衡點是轉型成功的關鍵。
直銷模式是互聯網造車新勢力為行業帶來的大變革與沖擊,他們通過自建自營的零售新業態以及覆蓋用戶全生命周期的服務,為用戶帶來耳目一新的品牌體驗,解決了傳統經銷商模式下價格不透明、服務體驗欠佳等諸多弊端。
趨勢四:中外品牌、新舊力量、跨界巨頭等多方勢力競爭,市場格局將被重塑。
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已經成為中外汽車廠家競相發力的重要領域。從目前市場占有率來看,本土傳統汽車品牌遠超外資品牌,處于遙遙領先地位。但隨著外資、合資以及本土造車新勢力的發展加速,2020年后中國新能源市場即將進入全面競爭時代。
趨勢五: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將向上下游大幅度延伸,出行市場、新科技將成為重要利潤池。
新能源汽車將傳統汽車產業價值鏈向上下游有了很大的延伸。上游產業鏈延伸至動力電池技術和智能科技產業,下游產業鏈則延伸至終端消費者市場的零售、用戶生命周期服務、電池回收等業務。價值鏈的演變帶動產業生態鏈的形成和資本鏈的激活,在資本驅動下,不僅新造車企業紛紛入局,更吸引各種跨界巨頭加速布局。
服務熱線:18853220158